校本課程
整體課程
- 本校的課程著重提升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,透過電子教學,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;於各科恆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元素,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;亦透過STEAM教育,強化學生的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。
課程特色
電子教學:
- 本校於2011年已展開為期三年之「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」,2014年7月底完成。計劃後,本校繼續優化一至六年級中文、英文、數學及常識科的電子課本,促進教與學效能。本校的電子教學以資訊科技為主導,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課程指引,並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及興趣,為學生設計一套校本互動電子課程。
- 自二年級開始,學生自行購買平板電腦為學習工具,代替傳統課本。英文科匯集多元化的英語文學作品,以任務為本的教學法(Task-based Approach)設計課程內容;數學科及常識科的電子課本內設有小工具、中外網址等,讓學生隨時應用;中文科設計的電子課本內設有不同的互動練習,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。
- 為了優化校本電子課程,本校於24個課室設置最新的互動顯示屏ActivPanel,輔以互動學習平臺如Classflow 、Edmodo等,提升學生學習興趣、促進學與教效能。
- 本校已購置足夠全班使用的虛擬實境 (Virtual Reality) 教學設備(38部三星Gear、38部膠盒眼鏡及4部HTC 眼鏡)供老師設計課堂之用。老師運用VR或AR於不同的學科上,例如中文課、英文課、數學課等,擴濶了學生的學習體驗。
Oxford Read Write Inc. 英語拼、讀、寫計劃:
- 本校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作,於2007年度開始於一年級推行英語拼、讀、寫計劃。在此計劃下,本校為一年級學生加編每週3節的英語拼音課堂,讓學生透過多元化及有趣的課堂活動,掌握英語的拼、讀、寫技能。其他年級則以螺旋式的教學方法,鞏固學生的拼、讀、寫能力。
「校本英文科寫作課程」(Independent Writer Project):
- 透過建構腦圖,讓學生構思及組織寫作要點,提升學生在寫作方面的信心,從而建立成就感。再配合多元化及切合生活經歷的活動,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英文的內在動機和能力。
用普通話教中文:
- 本校自2007-2008年度獲選為教育局語文教育支援組「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協作計劃 」學校之一,由內地交流老師駐校與本校老師協作,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,提高普通話教中文科課堂教學效能。自今,本校一至六年級已全面以普通話教中文,致力提升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。
教師專業發展:
- 本校獲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的專業人員到校作教師專業培訓,除舉辦教師工作坊外,亦與本校教師進行共同備課、觀課及反思,以優化課堂教學,提昇教師專業發展,建立校本「學習型」分享文化。此外,本校定期舉行公開課,藉此提升老師的教學效能;本校教師亦積極參與校外經驗分享會,與校外同工分享教學經驗,回饋教育界。